【开局新征程】畅想未来 南浔新校区建设进行时

来源:欧亚娱乐网 作者:欧亚娱乐网站发布时间:2024-05-03 02:20:05

  【编者按】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当前,学校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阵痛期和改革发展的攻坚期,提升发展内涵,破解发展难题,需要全校上下一盘棋。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以优异发展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学校官方媒体平台推出“开局新征程”系列报道,学校相关的单位将以问答形式,解读相关重点要点工作。

  校园建设处处长傅江烨(以下简称“傅”):项目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基地北至联谊路东延,南临博成桥港,东至规划刘盆漾路,南至S211省道。项目用地面积1500亩左右,其中建设用地1000亩,教职工宿舍200亩,项目建筑面积约43万方。主要建设公共教学楼、学科楼、实训楼、图书馆、校行政楼、水文化中心、水街科创中心、学生宿舍(书院)、食堂、员工宿舍、校医院、会堂(剧院)、体育综合馆、体育场、地下停车库等。

  目前图书馆、书院3一层结构完成,书院1、4基础完成,行政楼地下室阀板完成,学科组成团地下室完成30%,会堂地下室开挖完成10%,体育场、体育馆桩基全部完成,西食堂、校医院、员工宿舍基础开挖完成。计划本年度完成所有建筑整体的结构,力争装修完成50%。

  傅:新校区的建设,在2019年9月根据学校真实的情况制定了设计任务书,于2019年11月出炉了第一轮的设计的具体方案,三家省内知名设计单位分别提交了方案,邀请上海、江苏的专家评审、校内及南浔方面的代表做投票表决,最终确定了新校区的设计单位,进而进一步来优化设计,精益求精。在近1年的设计过程,我们多次在校内进行深入沟通,协同校内相关用户进行实地项目调研,以求设计能更大限度地使用户得到满足的需求。特别是书院是一种新的运营模式,需要探索和创新,设计期间我们连同设计方走访了大量的高校书院,并结合我们学校真实的情况,多次与学校后勤、学工等部门沟通,最终结合宜居舒适、成本运营等因素,确定了目前的设计的具体方案。实训楼、智慧教室、生态景观等,也是组织多部门有关人员考察调研、充分讨论,听取各方专家的意见,学习别人的经验教训,实施过程反复推敲,尽可能地让这些设施得到本土化的运用。

  傅:新校区建设分两个标段同步推进,因为工期比较紧张,计划2022年9月要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不到2年的工期。按照施工计划,目前已完成剧院、体育馆、图书馆、书院、1-3号学科楼、教学楼、食堂等主要建筑的打桩,今年计划基本完成楼栋的结顶,开展装饰、安装、室外工程。为了让学生有个比较好的居住环境,最先动工的是3、4号书院(学生宿舍),争取早日完工,家具及时进场。

  记者:看规划图新校区很美,功能越来越完善,设计规划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去考量?

  傅:首先是规划概念要清晰,结构简捷高效。其次,功能分区一定要明确,设置布局均衡,控制好服务半径,分区规模合理,功能布置合理,相互关系紧密,教学、生活体育各得其所;注重院系学科群关系,学科融合关系;道路构架明晰、有效,空间序列完整。再次,所有的布置都要考虑今后的管理使用,考虑校园规划自身运行的满足,建成后长期的运行成本等,考虑可持续发展以及发展的弹性控制,并且在新一轮建设中探索创新校园与特色校园有亮点。

  传承:行政办公组团在空间布局上,摒弃过去的综合楼设计,采用传统的院落式布局手法。在立面造型设计中,则充分借鉴建校时学校老校舍的设计手法,将传统的中式坡屋顶和立面元素融入到设计中,作为水院历史的传承;水街的造型传承自南浔古镇的建筑形态,小巧玲珑,文雅别致。二者位于图书馆的东西二侧,形成对景,也体现校园规划布局对水院校史文脉和南浔地域文化的尊重,将两者和谐地展现在新校区的山水画卷上。

  融合:图书馆综合楼是整个校园的标志性建筑,其设计构思源于传统的中式园林拱桥和抽象水坝的结合。拱桥,是联系两岸的交通载体,取其为意向,代表了水院文脉和南浔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水坝,是水利水电的重要符号,也是人类文明与自然奋斗的重要见证,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智慧与无畏!用在图书馆的设计中,更是突出水院作为一所以水利水电学科为基础的工科院校坚毅与求实精神,也预示着水院将在新校区建成之后,如开闸之水,奋勇向前。

  傅:设计的切入点,“水”——代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西子湖畔的水院落入历史悠远长久的江南古镇南浔,设计上从对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空间意向着手,提取西湖八景作为主要的空间要素,提取苏堤、断桥等富有标志性的空间节点,通过现代建筑语汇融入新校区的设计,希望将杭州的美,西湖的美经过打磨也能在南浔校区的校园文化中大放异彩。

  在整体规划建设上,我们提取学校的历史印记元素和南浔当地建筑的元素,在学科组团、书院等学生居住学习的地方加以创新。在行政楼的立面与屋顶形式,我们承袭旧时教学楼形制,在符合现代建筑规格的前提下,采用对历史符号的传承。从根源上挖掘学校办学历史、文化渊源,学府文化。

  在建筑风格上,结合我们的建设目标,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兼容包容,把古典的元素植入到现代的建筑中,不忘历史的传承,勇于开拓创新。

  在装修上,把学校的历史积淀移植到新校区,形成有各个学科特色的建筑单体,构建和而不同的学科建筑群落,通过古镇提取的色彩元素,增加建筑的厚重感历史感。

  傅:校领导在这件事情上有决心、有办法、有落实、高效率,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非常多,要迈过一道道坎,从校地协议谈判,到省、厅领导支持,到教代会通过,到立项审批,到开工建设,领导规划统筹得非常好,对过程阶段的轻重把握和重点工作的突破,节奏带得刚刚好。

  ①人车分流。以大湖为中心,构成整个校园的环路,机动车进入校门后沿外环行驶,不进入内部支路,减小对校区内部的影响,同时各个组团相应设置地下停车位。南侧沿博成桥港设置景观道路,设置学校主入口;北侧为对外共享入口;东西各设置一个次入口,后勤及货物车辆皆由东侧西次入口进入。

  ②滨水步道。考虑到健身需求,沿湖设置了6座小桥,打造2公里的步行景观道,作为环湖健身道。

  ③打造5分钟学习生活圈。设计以学生和教师为本,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需求,学生主要学习生活圈在300米范围左右,打造5分钟学习生活圈,在缩短学生日常上下课行走距离的同时大力加大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空间。

  钱塘校区:杭州市钱塘区2号大街508号南浔校区:湖州市南浔区联谊路68号

上一篇:浙江高校提质扩容 将引进、新建一批高水平大学 下一篇:江西省水利水电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