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缤纷开启

来源:欧亚娱乐网 作者:欧亚娱乐网站发布时间:2024-05-03 02:22:40

  今天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6月2日,由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分类办、市治水办、市妇联、南浔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年湖州市“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在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启幕。

  据悉,此次活动以“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生活”和“绿色使者”四种不同形态特色的“绿”为串联,展现了湖州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大胆创新实践,积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取得的成效。同时,号召公众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投身“美丽家园人人建设”全民大行动,为建设美丽新湖州贡献力量。

  近日,在湖州灵粮农场,来自环渚学校的学生变身一个个“小农人”,种植小麦草、喂养小动物……以“走进田野、体验劳作、分享爱心、快乐成长”为理念,该校不仅在两校区分别开设了“青渚、青甸”两个种植园,同时今年还与灵粮农场合作共建生态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把特色生态劳动课堂从校内延伸到校外。

  水果网套怎么变成漂亮的鲜花和可爱的瓜果?废旧材料怎么样做二次利用?在该校,具有环渚特色的环境校本课程《变废为美》,成为学生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据悉,这项拓展性课程,就由该校教师邹冠英编写。只见一个个废弃的网套通过华丽转身变成一件件艺术品,学生在收获成功的喜悦时,也明白了资源再利用再创造的重要性,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厚植绿色发展理念,环渚学校通过在理念、教育、行为等多方面共同发力,不仅在硬件上要求“绿色、低碳”,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相关联的内容,把“绿色”理念贯穿在教学、管理、课外等工作。

  此次活动中,我市公布了第十批共55所绿色学校,环渚学校就在其中,并作代表分享了绿色学校创建经验。

  记者了解到,“绿色学校”是习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21世纪学校环境教育的新方法。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中小学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已创建122所省级绿色学校、224所市级绿色学校。

  在我们周围,就有这样一些家庭,他们不仅是节能减排界的行家里手,还热心参与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积极实践绿色消费、倡导绿色出行,在日常点滴中践行环保理念。

  当天活动中,公布了2022年度湖州市绿色家庭名单,共有100户家庭被评为“绿色家庭”。

  来自南浔的梁华一家就在其中。“我们每次出门都喜欢带个水杯,既省了买矿泉水或者饮料的钱,还环保卫生。”现场,梁华一点点分享他们家的“环保经”。她说,在她家,擦汗的手帕都是贴身携带的,吸汗效果好,清洗也方便。她家还喜欢把家里的果皮、鸡蛋壳等做成花草的施肥剂……

  绿色生活,让家更美。在梁华看来,保护好环境,不仅是对子孙后代最大的财富,也会让我们的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南浔区菱湖镇的朱芬芳家,在当地也是有名的“低碳达人”。朱芬芳说,他们从始至终坚持低碳出行,公交车能到的地方,都习惯坐公交车。平常孩子上下学,也都是步行。逛超市时,会自带环保袋。淘米、洗菜的水,会用来浇花……她坚信,绿色低碳理念,就是从自己做起,从生活中的这些点滴做起。

  绿色家庭,你我共建。据悉,绿色细胞创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公众环境意识的重要抓手;绿色学校、绿色家庭是我们深入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通过学校、家庭一起努力,培育生态文明的种子、传播生态文明的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我们用小小的行动凝聚出巨大的力量来呵护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通过‘微宣讲’释放‘大能量’,引导大家主动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我们尽力将‘绿色’融入‘生活’”“我们努力将‘眼睛’变为‘探头’”……

  当天,6名生态环境小小宣讲员铿锵有力的倡议声,响彻现场,他们不仅带来了精彩的演讲,还倡议大家一起行动,加快打造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湖州。

  记者了解到,为培养小学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助力湖州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今年我市组织并且开展了“生态环境小小宣讲员”选拔活动,成功举办了全市首届“生态环境小小宣讲员”演讲比赛。

  小小宣讲员,从小学生的视角讲述生态环保故事,用身边人、身边事,以小见大的方式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展示了我市小学生热情参加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和风采。

  当天,我市首个生态环境小小宣讲团诞生。接下来,这些小小宣讲员将化身“绿色使者”,让一个个生态环境故事传遍湖州的每一个角落,让生态文明理念遍撒各地。

  今年以来,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扩面、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305个居民小区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515条商业街全部实行“定时定线”分类收运。同时,随着慢慢的变多主体自觉践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全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解决能力明显地增强,其中厨余垃圾分出量已达每人每日0.32千克,较2019年增加了52%,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率也从2019年的40.7%提升到65.92%。

  作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优等生”,湖州常年扮演“摸着石头过河”的探路者一角。为了科学规范推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此次活动现场,发布了我市首个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评价的区域标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规范》。

  记者看到,该《规范》从管理体制、分类体系、宣传动员、公众认可四大块主要内容,明确了13个方向63个指标。其中,在分类体系方面,共涉及源头减量、分类标准、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资源回收6个方面29项指标,从限塑治理、绿色包装、净菜上市、光盘光瓶、一次性用品、绿色办公,到投放设施、定时定点,以及收集布点、运输网络和分拣中心、回收利用等,都进行了细化明确。

  据了解,该《规范》明确了评价指标及评分细则,形成了生活垃圾分类建设评价体系标准,将科学、有效、合理评价湖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动区域平衡的同时,有望为全国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贡献“湖州智慧”。

  去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认定湖州市为全球唯一的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在第七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上,我市被授予“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成功承办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首个秘书处设在北京以外的“科创中国”联合体落户湖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将湖州确定为生态文明体制创新调研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湖州确定为生态文明国际传播基地,安吉“以竹代塑”改革在联合国COP27气候大会上作典型交流。

  全省率先开展甲苯等高活性有机原料整治,通过源头替代等方式减少甲苯使用4827.4吨。率先完成工业炉窑深度治理。臭氧中度以上污染天数降至3天,连续5年同比下降。淘汰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433辆,实现清零。推进水运低碳转型,国内首艘两千吨级集散两用新能源运输船“东兴100”正式交付并投入运营,港口岸电全年使用量114.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7.38%,居全省内河港口总量第一。

  全面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12座、配套管网建设110公里;4个工业园区入选首批省级“污水零直排区”标杆园区培育名单。全域推进水生态修复,印发《湖州市重要水系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方案2021-2025年)》,启动20个“水韵湖城”生态修复项目。

  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湖州市和吴兴区、长兴县、安吉县荣获全省首批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清源杯”。率先探索数字化改革政企合作新模式,“铅蛋”铅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平台入选第一批《浙江省数字政府系统优秀应用案例》。危险废物“一码通管”应用获得全省推广。完成6个重点园区、危废填埋场地下水专项调查及37个重点企业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方案编制,4个国控地下水点位水质保持稳定。

  试点开展辐射领域数字化应用“浙里辐安”系统建设工作。全年实现辐射安全“零事故”。

  探索实施“多评合一”和“两证联办”改革,已完成2个项目“多评合一”审批,59个项目完成“两证联办”,多项许可集成后审批流程缩减50%以上。获批生态环境部“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国家试点改革。湖州市2022年度环评报告书从委托编制到出具审批意见全过程时效为37天,排名全省第一。在吴兴区试点建成“一地创新、全省共享”的“浙里环评”场景,获全省推广使用。

  去年浙江省首次发布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指数,湖州排名全省第一。全国首创实体化运行湖州绿色交易中心,去年实现绿色交易2.3亿元。探索绿色金融合作机制,去年落实排污权抵押贷款1.26亿元、证券交易市场交易1241.5万元,实现排污权价值最大化。

  完成湖州市突发饮用水水源地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德清、安吉、余杭、临平创新建立生态环境“四城”联防共治机制。深入开展除隐患护平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干扰在线监控、夏季监督帮扶、消耗臭氧层物质、排污许可等执法专项行动,全年共检查企业3.24万家次。

上一篇:湖州南浔古镇景区施行暂时管控和相关服务办法! 下一篇:环卫技术“华山论剑”比出“真绝活”